富爸爸 菁英的大騙局 – 閱讀心得
書名:富爸爸,菁英的大騙局/作者:羅勃特.T.清崎
內容大綱
這本「富爸爸,菁英的大騙局」主要談論貨幣、財富教育、資產膨脹三項議題。也就是討論三種虛假的事物:虛假的貨幣、虛假的老師、虛假的資產。
「富爸爸,菁英的大騙局」中菁英到底是誰? 書中所談到的菁英,是指社會金字塔頂端的領導階層或權貴,換句話說,也就是全世界或區域具的領導人,例如: 歷任美國總統、聯準會主席、財政部長……等。
整本書討論三個最重要的議題:
1.貨幣遊戲:大量印鈔使有錢人越來越有錢,存錢的人卻變成最大輸家;富國及有錢人早已默默買入黃金,卻又故意低估黃金的價值。
2.教育體系:學校從來不教跟錢有關的事,反而教學生「好好讀書,找份高薪工作」,以便他們將來能幫有錢人賺錢,而不是創造財富。"虛假的老師"是指只照課本教課,而沒有真正實務操作過的老師;相反的,作者鼓勵大家尋找具有實務經驗的人,來教導我們真正符合世界的實用方法。
3.資產規劃:數十億人不斷掏錢在退休金、股票,以及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,錢卻從來沒有真正流進口袋。
閱讀心得
第一次接觸到作者羅勃特‧T‧清崎寫的書是"富爸爸,窮爸爸",在國小六年級時候就開啟我的投資理財大門。
這本"富爸爸 菁英的大騙局"又更深入的告訴我們關於"錢"的更多知識。"錢"是價值的載體,當我們工作後換成錢,錢就保存我們努力工作後的價值。
從古早開始,人們都是以物易物在做交易,接著用貝殼來統一交換的工具,在近代就用黃金、白銀來交易,但金和銀不好攜帶,於是改用銀票、票券,票券就逐漸變成現在的紙鈔。而我相信在未來就會變成虛擬貨幣,要不然人們做星際旅遊怎麼用紙鈔銅板做交易呢?
延伸閱讀: 以物易物的歷史
可是當鈔票發行越多,而商品的數量沒有顯著增加的話,那麼物價就會變高,鈔票相對就會貶值。從1971年美國尼克森總統廢除金本位後,每年的物價就快速上升。而在通膨的年代,作者推崇的黃金 - 上帝的眼淚。
但筆者之前也買過黃金,但只是持有而已,沒有產生任何收益,最後也就小賠出場了。持有黃金最多就不會喪失購買力,不會產生收益,也需要儲藏空間,對筆者來說挺麻煩的。
延伸閱讀: 美元金本位制
另外,作者羅勃特也建議購買具有產生收益的標的,例如: 房地產,他本身是透過一間又一間的不動產而致富的,不只隨著不動產的每年增值,還可以每個月為他帶來許多的被動收入。筆者我想得到除了不動產外,也可以投資高收益的股票、債券,甚至是經營有前景的公司。
作者羅勃特提到想致富的話,就要尋找真正的老師,實際上有在創業、投資的高手,而不是在學校教書的虛假的老師。我的看法和作者一致,學校的老師只負責書本上的知識,教導考試技巧,如何讓學生前進名校。但對於如何理財真的一竅不通,甚至教行銷的老師,也未必懂得吸引客戶,為公司帶來更多業績。
最後,作者再一次提到現金流的概念,也定義"資產"就是每個周期帶來正現金流,而"負債"就是帶來負現金流。但很多人都搞錯方向,誤以為房子才是他們的資產,但房子的房貸卻使他們每個月流出不少現金,唯有妥善使用房子,例如: 出租、做生意賺錢,才能使房子成為你真正賺錢的資產。
如果你有興趣,我十分推薦閱讀這本好書!!
作者介紹
羅勃特‧T‧清崎 (Robert T. Kiyosaki) 出生於夏威夷的第四代日裔美國人。
羅勃特退休後,陸續出版了"富爸爸,窮爸爸"、"富爸爸,有錢有理"、"富爸爸投資指南"、"富爸爸財富執行力"、"富爸爸理財IQ"、"富爸爸商學院"、"富爸爸辭職創業"、"富爸爸第2次致富機會"、"富爸爸,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"等書。
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已翻譯成51種語言版本,在109個國家銷售。富爸爸系列叢書已經在全球售出超過4,000萬冊,攻佔亞洲、澳洲、南美洲、墨西哥和歐洲等地的暢銷書排行榜。2005年,清崎以前25大頂尖暢銷書作者的身分,名列亞馬遜書店名人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