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虛擬貨幣

起源與原理

經由眾多資料顯示,於2008年11月1日,一位自稱為「中本聰」( Satoshi Nakamoto )的個人或團體,在一個隱密的密碼學群組上發表一篇論文,名為"Bitcoin: A Peer-to-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"《比特幣:點對點的網路電子現金系統》,介紹他對電子貨幣的最新構想,以及如何使用對等網路來創造一種不需依賴信任的電子交易系統。之後,以這篇論文為基礎,所創造出的第一枚虛擬貨幣就是"比特幣(Bitcoin)"。而從2009年至今仍未能得知中本聰的真實身份。

認識虛擬貨幣_理財投資_顛覆資訊

區塊鏈

區塊鏈起源於中本聰的比特幣,是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,是一個「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資料庫」。區塊鏈透過集體維護讓區塊鏈裡面的資料更可靠,也可以理解成是一個全民皆可參與的電子記帳本,每筆的交易資料都可被記錄。

區塊鏈透過複雜的密碼學來加密資料,再經由精密的數學分散式演算法,解決互聯網最讓人擔憂的安全信任問題,能夠在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的前提下讓所有使用者達成共識,以極低的成本解決網路上信任與資料價值的難題。

更詳細內容可參考影片:  比特幣原理

更詳細內容可參考影片:  比特幣運作與挖礦方式

貨幣種類

從比特幣問世後到現在,已經有上千種虛擬貨幣在市面上流通,而這些貨幣各有不同的發展背景與特性,可以大致分類為: 主流貨幣、穩定幣、平台幣等。

 

主流貨幣

市面上常聽到一些主流貨幣有比特幣(BTC)、乙太幣(ETH)、萊特幣(LTC)、瑞波幣(XRP)、門羅幣(XMR)……等。

 

穩定幣

由於虛擬貨幣的市場非常不穩定,例如比特幣的價格波動,於一天內會超過20%上下,短時間的變化十分劇烈,這時大眾對於避險和穩定的需求就產生。穩定幣是模仿傳統的法幣(就是中央銀行所發行的官方貨幣,例如新台幣、美元),於虛擬交易市場中的波動小,方便作為價值儲存,也是作為衡量價值的基礎單位。例如,當主流熱門貨幣短期波動劇烈時,投資人可將貨幣轉換為穩定幣來降低風險,等待投資機會來臨時,再伺機進場。

穩定幣有幾種不同基礎的種類,法幣穩定幣、加密穩定幣、商品穩定幣、演算法穩定幣等。

 

法幣穩定幣

普遍為大眾接受的是法幣穩定幣,直接與法幣掛勾,也就是透過實體的法幣作為擔保,背後具有法幣價值做支撐。最常見的USDT、USDC、BUSD、BGBP等。

 

加密穩定幣

透過另一種虛擬貨幣作為抵押品,抵押品會被鎖定在發行代幣的智能合約中,合約會發行加密穩定幣。之後,如果拿回自己的抵押品(加密貨幣),就要將穩定幣支付回同一個合約中(並支付利息)。最常見的DAI。

 

商品穩定幣

透過其他的實體資產來掛勾,最常見的是黃金,或是其他的貴重金屬,例如: 銀、銅、鉑等,以及各種能源商品,例如: 原油、天然氣等。最常見的是DGX。

 

演算法穩定幣

透過演算法、智能合約來管理發行代幣的供應與流通,從功能層面來說,這種貨幣政策反映了中央銀行用於管理國家貨幣的政策。換句話說,如果演算法穩定幣價格低於其追蹤的法幣價格(如美元、英鎊),演算法穩定幣系統將減少代幣供應;相反,如果價格超過了法幣的價值,新的代幣就會進入流通,以減少穩定幣的價值。

 

平台幣

各大交易所幾乎都會發行自身的平台幣,例如: 幣安幣BNB,來供應交易所的客戶使用,部分的進階服務都會與交易所的平台幣掛鉤,例如: 平台幣的擁有數量決定客戶VIP等級,例如: 減免交易手續費,參加交易所活動(如: IEO票選、IEO認購) 等等,因此,平台幣的價值會與交易所相關,越多人使用的平台其平台幣將會越有價值,同時,交易所將平台幣的應用服務擴展的越多,會導致使用需求上升,平台幣的價格也會隨波動。

更詳細內容可參考: 各式加密貨幣排行CoinMarketCap

 

安全性與風險

以交易的角度

加密貨幣最大的風險就是波動度太高,這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,也因為波動度大,才有利可圖,使許多人投機在虛擬貨幣上,造成短期的致富或是一夕破產。在現實生活中,有許多衍生性金融商品,滿足投資人各種不同的需求;同樣的,在虛擬貨幣的世界中,也有許多金融商品,甚至因為不受任何政府或是監管單位審查,所以可以更大膽的發行更多元、更繁雜的金融商品。

一般來說,從當地的交易所購買虛擬貨幣是較安全的做法,例如: MaiCoin幣託ACE等交易所。透過支援的信用卡或是銀行匯款來購買虛擬貨幣。如果是透過場外交易(OTC),會承受詐騙、搶劫金錢的交易風險。

以存放虛擬貨幣的角度

將虛擬貨幣存放在交易所,交易所需要做好嚴密的資安管控,否則被駭客透過漏洞入侵,進而造成投資人的虛擬貨幣的損失。

將虛擬貨幣存放在離線的冷錢包,會是個低風險較安全的儲存方式。(什麼是冷錢包熱錢包?)

 

應用場景

虛擬貨幣發展至今,已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店家接受,並同意虛擬貨幣作為支付工具,部分商家例如: Amazon上購物、Steam上買遊戲、日本big camera買電器等。

近期最受人關注的是,馬斯克(Elon Mask)宣布特斯拉未來可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工具(連結);大型投資機構也紛紛看好比特幣的未來潛力(連結)

虛擬貨幣不僅可以透過手機掃描QRcode做線上支付外,甚至有國外部分交易平台發行虛擬貨幣Visa簽帳卡,可透過簽帳卡購買更多實體商店的產品或服務,而且是透過虛擬貨幣作扣款,刷卡的回饋依照卡別等級從1% ~8%回饋不等,更可以在國內ATM領款,或是享受更多影音服務。(申辦連結)(了解更多)

 

未來發展

筆者認為因為區塊練帶來破壞式的創新技術,掀起全球加密虛擬貨幣的風潮,徹底顛傳統金融的交易模式,帶來更便捷、快速、安全、可靠的金融服務。雖然整體來說仍有不足的部分,但相信未來將會逐一改善,並且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夠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。

以上文章內容供讀者參考,資料持續更新,投資一定有風險,請謹慎評估並自負風險。

Harry

顛覆資訊提供大家網路資訊技術、投資領域分享、生活趣事旅遊的空間,站長Harry會傾全力將所知道的技術、知識、優惠好康都和各位分享,如果你覺得喜歡的話,請將文章連結分享給更多好朋友,讓更多人獲得實用的幫助,將世界變成一個更美好的天地。 同時在YouTube也有影片分享,不定時更新影片,歡迎各位收看精彩內容。 在Facebook也同步分享部落格的最新內容,請一定要鎖定喔!!

您可能也會喜歡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